丙城公安:编织一张密密麻麻的安全网,把“坚
发布时间:2025-10-17 10:51
无论是晨曦照耀的街道,还是夜晚的霓虹灯,总有深蓝色的数字穿梭在大街小巷。在社会巡逻防范第一线,冰城公安分局不仅是安全的守护者,更是用行动给群众心中带来安全感和温暖的“爱心人”。现在,让我们跟随基层民警的视角,走进冰城公安分局的日常巡逻防控,看看他们如何用脚步编织严密的安全网,用智慧增强防护力。 足迹测量监控人们的“安全”。 “今天不管多晚,都能看到街上有警察巡逻,我很高兴!”木兰县居民王大爷说。 让安全“看得见、摸得着、摸得着”是城市安全社会巡逻防范的主要目的市公共局。市公安局正在努力推行“警随警情”的动态巡逻机制,引导民警做好巡逻前的“功课”,准确分析辖区治安形势,科学规划巡逻路线,确保重点时段、重点区域“警务可见率”和“警务率服务”双提升。 方正县公安局民警在巡逻前必须检查装备、熟悉环境,确保能第一时间应对突发事件;同和县公安局的民警在巡逻时通常会放慢车速,关注街边商铺和独居老人的细微变化;在火车站枢纽区域,南岗分局民警细化“巡逻工作十项规定”,深度融合d 审讯和服务技能,有效构筑城市之窗的安全防线。 观察真爱温暖人心 “谢谢!这些钱是我儿子的学费!”阿城区李店街民警郭建华帮她找到钱包,李阿姨很高兴。 巡逻车是流动执勤岗位,警察是人们身边的“贴心人”。市公安局始终遵循“巡逻服务+”工作理念,推动巡逻工作由传统的“被动处置”向“主动侦查、主动服务”转变。日常巡逻中,民警将“严格执法”与“热情服务”有机结合起来,主动发现群众急、难、忧的问题,耐心倾听群众诉求。 这种温暖显然也融入到了当地人的培训中。中央大街巡逻时,道里分局民警不仅回应快速求助的同时,还变身“城市导游”,陪伴安全提醒,介绍当地风土人情、传统习俗,提高游客体验和安全感。阿城分局的民警穿梭在各个农场之间,共同问候“叔叔,请慢慢开车到秋收”,守护村民最真切的幸福。 增强技术提高了巡逻的“准确性”。 “无人机巡逻可以有效弥补警力的视觉盲点,为巡逻处理提供显着助力。”道外分局民警说道。 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治安形势,依靠科技提升警力和战斗力,成为提升巡逻防控效能的新选择。市公安局积极探索“科技强警”路径,鼓励本土单位开展科技强警工作o 在传统“车辆巡逻+步行巡逻”的基础上引入创新科技手段,构建“空中+地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立体巡逻新模式。通过视觉高频巡检、无人机巡航等技术的应用,可以对区域尤其是拥堵区域和盲点的情况进行高效管控和实时分析判断。极大提高了应急响应速度和整体防控能力,使险情预警更及时、命令更准确、警力调度更科学。 (付雪桐 | 编辑:中国日报黑龙江记者站 周慧伊) WS68F0E442A310C4DEEA5ECB88 https://hlj.chinadaily.com.cn/a/202510/16/WS68F0E442A310C4DEEA5ECB88.html 版权保护:本网站刊登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信息等)版权归中国日报网(China Daily Inte国邦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使用。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同意和许可,禁止转载和使用。向中国日报提交评论:[email protected]